根據內政部統計,台灣在2020年離婚的高達5萬1,680對,位居亞洲之冠,尤其以「35歲至39歲」為離婚率最高的階段,在2020年已突破一萬對。
至於離婚原因,經統計結果顯示不外乎為:外遇、家暴、婆媳問題等。
但事實上,外遇離婚的其實並不像外界想像的多,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為什麼?
根據ETtoday健康雲的數據顯示,3成的台灣人曾出軌,
而3成5的帥男及8成2的美人坦承曾經出軌,女性出軌的比例甚至超過男性1.3倍。
出軌的行為程度部分
有71%曾跟配偶以外的異性發生性愛關係;
20%的人承認精神出軌;
9%的人有肢體接觸。
而希望有藍顏或紅粉知己的人也不在少數
但是,因為婚外情而離婚的,卻不到5%。
也就是說,偷腥的人不少,但是出軌的人要婚姻的安穩,也要情慾的刺激,這種狀況在外遇中占了95%以上。
而那5%離婚的出軌者,不是因為愛第三者太深,也不是因為他有責任感,而是有三個原因:
1,另一半太糟糕無法忍受。
2,第三者太優秀不想錯過。
3,第三者手腕太厲害。而這第三點,才是關鍵中的關鍵。
溫柔多情的人會讓人心動,也讓人沉迷,甚至會讓他無數次落淚,但也很難讓出軌的人離開婚姻。
除非你不只多金還有雷霆手段,敢面對所有人的指責,內心無敵強大,資源又極其充足,他才可能真正去選擇。
否則,出軌者還是能藏就藏,能隱瞞就隱瞞。
實在瞞不了,也會先選擇婚姻。
許多第三者會納悶:他那麼愛我,為什麼不趕快離婚?
先從經濟角度來分析。
假設婚外情帶來的滿足感是10,離婚帶來的失落感就是20~100。
而這種痛苦,是真真切切的損失,實實在在的麻煩,根本避無可避。
財產,房子,債務的劃分,還有孩子的撫養權,以及對親朋好友的交代。。。
許多資源的切割,對夫妻二人共同經歷過的往昔一筆勾銷,
對孩子的內疚,以後重組家庭的麻煩,還有重組家庭後對孩子的可能性傷害……
點點滴滴,林林總總,一件又一件,都會成為他難以承受之重。
而和第三者分手,也就是狠狠心咬咬牙的事。
非常簡單。
非常便捷。
人是自私的,在麻煩多與麻煩少,損失多與損失少之間,他肯定選擇後者。
於是,95%的男人都會回歸家庭
如果與第三者正在濃情時,有沒有可能離婚呢?
也很少。
心理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,他們找了兩組試驗來對比。
告訴第一批受試者:恭喜你,你得到10000元。
告訴另一批受試者:很不幸,你剛剛失去了10000元。
再測試他們的情緒強烈程度。
出來的結果顯示:
人們對失去的感覺劇烈得多,時間也更持久。
也就是說,失去一份感情,比得到一份感情,更容易讓人感受深切。
這就證明我剛剛說的,婚外情的快樂如果是10,離婚的痛苦就會是20~100。
對於一個正常人而言,都會本能地迴避更加痛苦的選項。
很多出軌者會說:婚姻名存實亡,對另一半只有親情,沒有愛情,對婚外的情人才是真愛。
我相信這是真話。
調查發現:
將近兩成的中年人坦言面臨婚姻危機。
5.1%的中年人對目前婚姻全無感覺;
4%的中年人正面臨婚姻解體;
10.6%的中年人婚姻狀態平淡無奇。
35歲至39歲為離婚率最高的階段
而41歲-50歲的人,婚外情也達到高峰。
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,中年婚姻的乏味幾乎是一種常態。
但是,乏味與離婚,卻不是等號。
我曾聽過一個出軌者說:
「以前一起經歷過風風雨雨,真心覺得不能為了外面的真愛跟另一半離婚。夫妻共同經歷過的事件,都會加深二人的聯結。」
也就是說,以往的經歷,曾經的衝突,歡樂或痛苦的回憶,會加大婚姻的沉沒成本,也會深化夫妻二人的連結。
它可能不是早上起來要親親,晚上回家要啪啪,而是多年以來的依賴和習慣。
這種依賴比激情更堅實,比慾望更深刻,聯結更緊密,新的感情也根本抵不過這種日積月累的習慣。
有一句名言說『人雖然有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但他們卻非常清楚自己不要什麼。』
不要什麼呢?
不要損失,不要麻煩,不要更久長的痛苦,不要可有可無的責任,不要前途受影響,不要名譽受損,不要淨身出戶,不要從頭再來,不要孩子從此夾在父母中間……
婚外的真愛,雖然他很愛,但是這種愛,卻包含了隨時撤退的準備。
一旦覺得你不如從前了,就會說:【我不能耽誤你!】
然後瀟灑地離去,只留下情人黯自神傷。
婚外情是一種感覺不斷上升的體驗。
剛開始一點小小的刺激,就能觸發身心的巨大快感。
「山無稜,天地合,才敢與君絕」
「我真的太愛你了,我想每天25小時和你在一起」……
可是,隨著時間推移,同一種行為的快感會不斷下降,興奮的效果越來越少……
到後來,出軌者覺得感覺平淡,又乏味了,根本不會想用巨大的代價,為這份平凡又累的感情買單,於是回歸家庭。私情告終。
因為以上種種原因,許多婚姻在外遇的暴風雨中,固若金湯地保全了下來。
只是,這樣的婚姻,生了嫌隙,變了滋味,身處其中的人,如果不改變,怕也是難以好好度日啊。
【延伸閱讀】
作者介紹:
葉淇淇,帶兩個青春期孩子的單親媽,台中晚晴協會志工隊隊長
熱愛生活,相信愛情,更相信未來一切都會更好
期許用自己的文字,溫暖及撫慰更多曾經受傷的人
有問題想說,有心事想傾訴都可以寫信給我 yakiki75@gmail.com
這兒分享我的生活點滴